真理时报网 > 财经 > 一笔入魂:马树茂让冰冷的敦煌壁画,生出温暖的人心

一笔入魂:马树茂让冰冷的敦煌壁画,生出温暖的人心

一笔入魂,万象归心——马树茂教授与敦煌的重生传奇

 

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艺术长河中,若要找一条最深邃、最神秘、最震撼人心的艺术脉络,非“敦煌”莫属。那是一段穿越千年风沙的文明之光,是无数艺术家心灵深处的朝圣地。然而,当这段光辉在现代渐渐蒙上尘土之时,有这样一位艺术家,以一支画笔、一颗赤诚之心,再一次唤醒了沉睡的敦煌——他,就是当代敦煌艺术的精神旗帜——马树茂教授。

 

 

当年,常书鸿独自踏上西北的荒原,为敦煌点亮文明之灯。那一盏灯,穿越岁月长河,照亮了后来的追随者。而马树茂教授,正是这盏灯的继承者,也是将它高高举起的人。他并非偶然与敦煌结缘——他是常书鸿大师的最后一位关门弟子,是亲炙敦煌精神的传人。

 

 

他少年时代便以艺术为志,青年时代更以“传承汉唐精神,复兴敦煌艺术”为人生使命。常书鸿大师亲手将这份“守护敦煌”的火炬,交给了他。他接下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技法,而是一种使命,一种精神的重量。三十余年,他以笔为灯,走遍世界,让这盏敦煌之光,再次闪耀五洲。

 

 

看过马树茂教授作品的人,几乎都会被一种“灵魂的震动”击中。他的《霓彩飞天》《千手观音》《大愿普贤》《慈悲妙音天女》等系列作品,不是单纯的佛像画,而是一次与千年对话的视觉仪式。他的线条,干净、飘逸,如同敦煌飞天轻盈的羽翼;他的色彩,纯净、灵动,仿佛壁画中流淌出的光;

 

 

他的构图,庄严而辽阔,如同一场灵魂与宇宙的共鸣。他所创作的每一幅作品,都像是敦煌壁画的“现代再生”,它们不属于过去,也不只是现在,而是超越时间的存在。许多观众在他的展览中流下热泪,因为他们看到的,不是一幅画,而是一段民族的记忆,一种灵魂的觉醒。

 

 

与许多艺术家不同,马树茂教授并不将绘画仅仅视为职业或技巧。他早年皈依星云大师门下,受赐法号“观诠”。他始终将艺术与信仰结合,将绘画视为一种修行。他画的不仅是佛像,更是“心佛”;他画的不是线条,而是“心性”;

 

 

他的画笔,承载着慈悲与觉悟,承载着东方智慧的深沉。每一次创作,对他而言,都是一次入定;每一次挥笔,都是一次“与佛同行”的过程。正因如此,他的作品才拥有一种“不可复制的灵魂气场”——那是技术之外的精神力量。

 

 

如果说他在中国点燃了敦煌的火焰,那么他在世界,则让这团火光更加炽烈。他在日本、法国、美国、意大利、新加坡、瑞士、奥地利等国家举办个展九十余次,他的作品被国家元首、佛教祖庭、世界博物馆收藏,成为东西文明对话的桥梁。在巴黎的展览上,一位西方艺术评论家曾说:“马树茂的画,是东方智慧的显影,是灵魂的祈祷。”

 

 

在东京的艺术馆,《观音光影》让无数观众久久不愿离去;在新加坡的文化展,《飞天乐舞图》被誉为“当代最能代表东方精神的绘画作品”。他不只是在传播艺术,更是在传播信仰、慈悲与文化的深意。他的画,让世界重新仰望东方文明。

 

 

有艺术评论家说:“如果说常书鸿大师守住了敦煌,那么马树茂教授,就是让敦煌再次发光的人。”的确,在他笔下,古老不再陈旧,信仰不再遥远。他用当代语言,为千年的敦煌,注入新的生命。

 

 

他不仅致力于艺术创作,更不断推动“敦煌精神”的学术与国际传播:任陕西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;任陕西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;任日本白马国际艺术会会长;担任中日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理事长;并在北京理工大学、西安培华学院等高校授课,培育新一代艺术接班人。他不仅自己绘画,更在“造光”——造出更多有信仰、有灵魂的艺术家。

 

 

在这个喧嚣而浮躁的时代,人们越来越渴望一种“心灵的栖息地”。马树茂教授的画,就是这种栖息地。它安静,却极其有力量。当你站在他的一幅作品前,心会慢慢静下来。那不是因为技法炫目,也不是因为题材宏大,而是因为他的画中有一种“觉”——觉知、觉醒、觉悟。他用色彩,让你看见自己内心的光。他用线条,让你回忆起久违的宁静。他用佛像,提醒你,信仰并不遥远,它就在你心中。

 

 

当历史的风沙掠过千年,敦煌壁画依然在岁月深处闪烁着光芒。这光,穿越时空,落在一位艺术家的笔下——那就是马树茂教授。他用一生,践行常书鸿的托付;他用一笔,让沉睡的敦煌重生;他用一颗心,让东方精神再次照亮世界。

 

 

他不仅仅是一位画家,他是一座桥梁,一道光,一种信仰的延续。当人类文明回望东方,他们会看到敦煌,也会看到一个名字——马树茂。他用画笔写下的不仅是艺术史的一章,更是中华文明再度走向世界的璀璨篇章。

相关阅读:
免责声明: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18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本文标题:一笔入魂:马树茂让冰冷的敦煌壁画,生出温暖的人心    
  地址:http://www.ztlt.com.cn/caijing/20251030/77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