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点:明代鲁王朱檀九旒冕:价值连城的“乌纱帽”(图)
本篇文章1835字,读完约5分钟
山东省博物馆新馆有常设展览室“明代鲁王展”,展示着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文物。
在这些罕见的奇珍中,明鲁王的九冠是中国现在发现的唯一完美的明初亲王冠实物,是研究中国古代服装、礼制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。 年在山东省博物馆十大镇馆宝选集中入选。
九旌冠的重要作用
九旌冠是1971年在明代鲁王朱檀墓出土,是中国现在唯一留下的明初亲王冠实物。 冠通高18厘米,板长49.4厘米,宽23.5厘米,筒径18.5厘米。 藤中伤编织,表面铺罗丝黑漆,镶金环、金边。 冠冕的两边戴着梅花,插着金簪子。 板下有玉衡,与冠上两侧的沟相连。 衡的两端有洞,两侧垂着丝绳到耳朵边,到耳朵处系着美丽的珠子,像堵住耳朵一样,就是所谓的“充耳”。
加冕是帝王的礼帽,是皇帝、太子和封王的专署装饰。 冠的造型在过去的绘画中很常见,有武梁祠汉代刻石的黄帝、瑶、舜天子像、唐代闪立本画的历代帝王图、宋代作的晋文公复兴图、明人作的圣迹图的孔子像等。 这些图像中的人物都是加冕冠,穿着加冕服,冠堂皇,仪表威严。
冠冠制度中,斓的多少是辨别身份的巨大标志,根据《明史》,明朝皇帝戴的冠前后各垂有12颗斓,各旌上有红黄青白黑共计12颗玉珠,太子为11斛,11珠,亲王为9斛,。 吕荒王这九斓冠前后一共垂着九颗彩色玉珠,每条路上有九颗彩色玉珠,共有珠162颗,垂九斓是明代亲王冠的定制。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,进一步强调“复汉官的威仪”,朱氏王朝持续了276年。 冠服的崇高地位也维持了276年,在爱新觉罗进入中原之前,冠服制度被废除了。
现在,作为文物的垂旌冠全国只有两个,一个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,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即位时穿的仿造冠服中的冠冠。 另一个是山东博物馆收藏的吕荒王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冠,是填补史阙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、能表现朱檀王室威仪的有力佐证。
吕荒王陵重见天日
20世纪60年代末,九景冠出土于山东邹城县。 邹城群众在九龙山挖防空洞时,发现墓道,立即报告文物部门,山东省文物商在省、地、县各级党政府的领导下,在解放军的直接合作和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下,从1970年春天到1971年初
吕荒王陵位于邹城市东北12公里处的九龙山南麓,陵区以北依赖九龙山,南与朱山远眺,东、西有卧虎山、玉皇山拱,陵前有“白马”二泉,是白马河源头。 地面建筑有御桥、陵门、陵恩门、享殿遗迹、明楼等。 地下有朱檀汤妃戈妃的墓室。 朱檀的坟墓离地表26米深,仅次于帝陵(定陵离地表27米),但其他亲王陵离地表只有6米左右。 墓道全长50多米,墓室全长20.6米,分为前后两间,平面呈“t”字形,封土面积约1.3万平方米。 发掘前残存完善。 这项工程的大规模陵墓,在山上挖石头凿圩,然后用砖砌屏障,使土石方移动约20万立方米。 据专家估计,按当时的情况,以200名劳动力计算,建设需要两三年。 根据当地大众传说和相关专家的实际考证,陵区修建了内外城墙(现外墙遗迹上残留琉璃砖),外墙周长4000米,总占地面积96万平方米,是亲王中规模最大的。
朱檀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,如冠帽佩饰、家具服装、笔墨纸砚、琴棋书画、彩画木俑等,是鲁王朱檀王府生活的真正缩影,反映了明朝时代的高度技术制作水平,而且埋下历史补充阙,明初社会的政治、
《荒诞》中的亲王朱檀
说到冠王,是朱元璋冠以“荒诞”之名的“荒王”朱檀。 朱檀( 1370—1389 )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孩子,洪武出生三年。 1370年5月2日(明太祖洪武3年4月7日),明太祖朱元璋敕令世界,立当年仅两个月的儿子朱檀为鲁王。 朱檀从小就是礼贤下士,博学多识,好诗书礼仪,热衷于朱元璋,15岁时为藩兖州,管辖兖州府4州23县。 之后信奉道教,整天烧香念经,烧“仙丹”,求长生不老药,希望长寿,但最终得到相反的结果,得到了“金石药,毒发伤目”,本来有美好前途的鲁王就这样失去了黄泉,年仅19岁。 朱元璋得知此事非常伤心,生气,认为朱檀的行为是荒唐的。 这是因为给他一个叫“荒王”的坏中伤。
朱檀是明代去世最早的亲王,在其墓葬中出土了冠佩饰、家具服装、笔墨纸砚、琴棋书画、彩绘木俑等,许多陪葬品具有明显的元末明初期特征,是明代“节王级”文物最早的代表。
不仅如此,从出土品的性质也可以看出,这位短命的亲王荒诞无稽,为所谓长生不老丹白白葬送了一生,但他住在孔孟之乡,染上了礼仪之国文化,被诗书的礼乐所迷住,随着笔墨纸砚、琴的书画,诗歌读书、琴的演奏
本文标题:热点:明代鲁王朱檀九旒冕:价值连城的“乌纱帽”(图)
地址:http://www.ztlt.com.cn/new/20210119/1776.html